MySQL中6个常见的日志问题
author:一佰互联 2019-03-27   click:238

简介:MySQL 里有两个日志,即:重做日志(redo log)和归档日志(binlog)。其中,binlog 可以给备库使用,也可以保存起来用于恢复数据库历史数据。它是实现在 server 层的,所有引擎可以共用。redo log 是 InnoDB 特有的 ...

MySQL中6个常见的日志问题

MySQL 里有两个日志,即:重做日志(redo log)和归档日志(binlog)。其中,binlog 可以给备库使用,也可以保存起来用于恢复数据库历史数据。它是实现在 server 层的,所有引擎可以共用。redo log 是 InnoDB 特有的日志,用来支持 crash-safe 能力。你一定听过 MySQL 事务的两阶段提交,指的就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,分成 prepare 和 commit 两个阶段。如图所示为一个事务的执行流程,你在最后三步可以看到,redo log 先 prepare 完成,再写 binlog,最后才进入 redo log commit 阶段。

MySQL中6个常见的日志问题

这里,我要先和你解释一个误会式的问题:这个图不就是一个 update 语句的执行流程吗,怎么还会调用 commit 语句?通常情况下,你会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,在于把两个“commit”的概念混淆了:
  • 问题中的“commit 语句”,是指 MySQL 语法中,用于提交一个事务的命令。一般跟 begin/start transaction 配对使用。
  • 而我们图中用到的这个“commit 步骤”,指的是事务提交过程中的一个小步骤,也是最后一步。当这个步骤执行完成后,这个事务就提交完成了。
  • “commit 语句”执行的时候,会包含“commit 步骤”。
而我们这个例子里面,没有显式地开启事务,因此这个 update 语句自己就是一个事务,在执行完成后提交事务时,就会用到这个“commit 步骤”。接下来,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在两阶段提交的不同时刻,MySQL 异常重启会出现什么现象。如果在图中时刻 A 的地方,也就是写入 redo log 处于 prepare 阶段之后、写 binlog 之前,发生了崩溃(crash),由于此时 binlog 还没写,redo log 也还没提交,所以崩溃恢复的时候,这个事务会回滚。这时候,binlog 还没写,所以也不会传到备库。到这里,我们都可以理解。而我们理解会出现问题的地方,主要集中在时刻 B,也就是 binlog 写完,redo log 还没 commit 前发生 crash,那崩溃恢复的时候 MySQL 会怎么处理?我们先来看一下崩溃恢复时的判断规则。1. 如果 redo log 里面的事务是完整的,也就是已经有了 commit 标识,则直接提交;2. 如果 redo log 里面的事务只有完整的 prepare,则判断对应的事务 binlog 是否存在并完整:a. 如果是,则提交事务;b. 否则,回滚事务。这里,时刻 B 发生 crash 对应的就是 2(a) 的情况,崩溃恢复过程中事务会被提交。现在,我们就针对两阶段提交再继续延展一下。问题 1:MySQL 怎么知道 binlog 是完整的?回答:一个事务的 binlog 是有完整格式的:
  •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,最后会有 COMMIT;
  • row 格式的 binlog,最后会有一个 XID event。
另外,在 MySQL 5.6.2 版本以后,还引入了 binlog-checksum 参数,用来验证 binlog 内容的正确性。对于 binlog 日志由于磁盘原因,可能会在日志中间出错的情况,MySQL 可以通过校验 checksum 的结果来发现。所以,MySQL 还是有办法验证事务 binlog 的完整性的。问题 2:redo log 和 binlog 是怎么关联起来的?回答: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数据字段,叫 XID。崩溃恢复的时候,会按顺序扫描 redo log:
  • 如果碰到既有 prepare、又有 commit 的 redo log,就直接提交;
  • 如果碰到只有 parepare、而没有 commit 的 redo log,就拿着 XID 去 binlog 找对应的事务。
问题 3:处于 prepare 阶段的 redo log 加上完整 binlog,重启就能恢复,MySQL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?回答:其实,这个问题还是跟我们在反证法中说到的数据与备份的一致性有关。在时刻 B,也就是 binlog 写完以后 MySQL 发生崩溃,这时候 binlog 已经写入了,之后就会被从库(或者用这个 binlog 恢复出来的库)使用。所以,在主库上也要提交这个事务。采用这个策略,主库和备库的数据就保证了一致性。问题 4:如果这样的话,为什么还要两阶段提交呢?干脆先 redo log 写完,再写 binlog。崩溃恢复的时候,必须得两个日志都完整才可以。是不是一样的逻辑?回答:其实,两阶段提交是经典的分布式系统问题,并不是 MySQL 独有的。如果必须要举一个场景,来说明这么做的必要性的话,那就是事务的持久性问题。对于 InnoDB 引擎来说,如果 redo log 提交完成了,事务就不能回滚(如果这还允许回滚,就可能覆盖掉别的事务的更新)。而如果 redo log 直接提交,然后 binlog 写入的时候失败,InnoDB 又回滚不了,数据和 binlog 日志又不一致了。两阶段提交就是为了给所有人一个机会,当每个人都说“我 ok”的时候,再一起提交。问题 5:不引入两个日志,也就没有两阶段提交的必要了。只用 binlog 来支持崩溃恢复,又能支持归档,不就可以了?回答:我把这个问题再翻译一下的话,是说只保留 binlog,然后可以把提交流程改成这样:… -> “数据更新到内存” -> “写 binlog” -> “提交事务”,是不是也可以提供崩溃恢复的能力?答案是不可以。如果说历史原因的话,那就是 InnoDB 并不是 MySQL 的原生存储引擎。MySQL 的原生引擎是 MyISAM,设计之初就有没有支持崩溃恢复。InnoDB 在作为 MySQL 的插件加入 MySQL 引擎家族之前,就已经是一个提供了崩溃恢复和事务支持的引擎了。InnoDB 接入了 MySQL 后,发现既然 binlog 没有崩溃恢复的能力,那就用 InnoDB 原有的 redo log 好了。而如果说实现上的原因的话,就有很多了。就按照问题中说的,只用 binlog 来实现崩溃恢复的流程,我画了一张示意图,这里就没有 redo log 了。

MySQL中6个常见的日志问题

这样的流程下,binlog 还是不能支持崩溃恢复的。我说一个不支持的点吧:binlog 没有能力恢复“数据页”。如果在图中标的位置,也就是 binlog2 写完了,但是整个事务还没有 commit 的时候,MySQL 发生了 crash。重启后,引擎内部事务 2 会回滚,然后应用 binlog2 可以补回来;但是对于事务 1 来说,系统已经认为提交完成了,不会再应用一次 binlog1。但是,InnoDB 引擎使用的是 WAL 技术,执行事务的时候,写完内存和日志,事务就算完成了。如果之后崩溃,要依赖于日志来恢复数据页。也就是说在图中这个位置发生崩溃的话,事务 1 也是可能丢失了的,而且是数据页级的丢失。此时,binlog 里面并没有记录数据页的更新细节,是补不回来的。你如果要说,那我优化一下 binlog 的内容,让它来记录数据页的更改可以吗?可以,但这其实就是又做了一个 redo log 出来。所以,至少现在的 binlog 能力,还不能支持崩溃恢复。问题 6:那能不能反过来,只用 redo log,不要 binlog?回答:如果只从崩溃恢复的角度来讲是可以的。你可以把 binlog 关掉,这样就没有两阶段提交了,但系统依然是 crash-safe 的。但是,如果你了解一下业界各个公司的使用场景的话,就会发现在正式的生产库上,binlog 都是开着的。因为 binlog 有着 redo log 无法替代的功能。一个是归档。redo log 是循环写,写到末尾是要回到开头继续写的。这样历史日志没法保留,redo log 也就起不到归档的作用。一个就是 MySQL 系统依赖于 binlog。binlog 作为 MySQL 一开始就有的功能,被用在了很多地方。其中,MySQL 系统高可用的基础,就是 binlog 复制。还有很多公司有异构系统(比如一些数据分析系统),这些系统就靠消费 MySQL 的 binlog 来更新自己的数据。关掉 binlog 的话,这些下游系统就没法输入了。总之,由于现在包括 MySQL 高可用在内的很多系统机制都依赖于 binlog,所以“鸠占鹊巢” redo log 还做不到。你看,发展生态是多么重要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,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,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,邮箱2522407257@qq.com。更多相关资讯,请到巅云www.yx10011.com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.yx10011.com。